兰尧和他的“零食盒子” 武汉软件职院大三学生兰尧在寝室搞了个零食盒子创业,室友们足不出户可扫码消费小零食,一年不到零食盒子已布置到5所高校3000个寝室。20日,“零食盒子”项目意外获得武汉一食品公司12万元广告费。该项目还刚刚获得武汉大学生创业项目一等奖。(9月27日《武汉晚报》) 有关权威统计显示,全国高校中约有80%的大学生有创业意愿,但真正在高校期间就进行创业活动的学生比例并不高,受到资金、场地、市场、人脉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仅为2.4%。如此之低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让不少在校就有创业意味的大学生对创业梦望而生畏。 就目前来看,零食盒子项目稳步推进,不仅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商机,而且已经收获了广告费支持,较之其他一般大学生创业项目,这已经是一个良好的开局。平心而论,这个项目并非有比较高的技术含量,它的可贵之处在于发现并满足了学子们的需求。 必须指出的是,对学生宿舍零食需求的发现和满足,恰恰是发挥了在校大学生的视角和身份优势。而不少大学生创业项目之所以难以成功,一定程度上也与学子放弃自我优势有关系。类似的,还可以被探索的创业方向有,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过程,让学校独有的创新优势,助力于学子的创业。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表示其所接触的大学生创业项目中95%是没有创新的。关于缺乏创新,其实不能一概而论。在成熟的市场机制下,在市场本已被占尽的情况下,缺乏创新,创业项目很可能前景不妙;但如若挖掘的是新领域、新市场,满足的是前辈创业者所还没有满足的需求,也许仅仅是个谈不上创新的小创意,但前景却会很可观。 如今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过分强调了“技术之新”“品质之新”,力求用高的技术附加值来占领已有的市场,但对于初出茅庐的学生来说,这真的很难。另一方面,学生思维活跃,如若把创新的方向放在发现甚至创造新的需求,也许就能另辟蹊径,让自身的创业之路走得更顺畅。 大学生身份对于创业来说,也许意味着涉世未深、经验不足,但仍大有优势可言,我们应该多解剖麻雀,找到一些具有普适性的经验,以降低后来者的试错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