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全球智慧教育大会上,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丽教授以《“互联网+教育”的内涵和创新方向》为题,解读“互联网+教育”在推动智慧教育、更好更快建设未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陈丽教授观点摘要 在感受到技术不断带给我们惊喜和带来破解教育问题的新手段、新机会的同时,也需特别关注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变化。 教育已经由两空间支撑变为三空间支撑:物理空间、社会关系空间和互联网空间,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将在这三个空间内进行。 “互联网+教育”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推动教育创新发展的新形态。 “互联网+教育”,是科技生产力引发教育生产关系变革的起点。 以下是演讲全文 当我们回顾人类生产生活的发展进程时,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在过去的30年,技术不断带给我们惊喜,也不断带给我们挑战。人类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历史转折期,在过去的30年,科技正在引发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同时带来产业革命。这也是为什么从90年代开始教育信息化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国家战略,这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重要战略。 01 “互联网+教育”的定义和内涵 在感受到技术不断带给我们惊喜和带来破解教育问题的新手段、新机会的同时,也需特别关注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变化:信息技术从过去的增强型技术逐渐发展到了现在的颠覆型技术。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都是以互联网作为支撑的。因此在新的发展阶段,会看到互联网已经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空间。教育已经由两空间支撑变为三空间支撑:物理空间、社会关系空间和互联网空间,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将在这三个空间内进行。 互联网空间有同物理空间和社会关系空间不同的特点,而这种特点决定了三空间支撑的人类所有的生产生活实践都同过去不同,不仅方式不同,供给模式、组织体系等都不同。近10年是互联网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深刻影响的10年。事实上在过去的五六年间,我们在消费领域、生产领域都深刻地感受到了互联网所带来的变化。
2015年国家出台《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意见》特别强调,“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意见》专门部署了“互联网+”的总体发展思路:第一,充分发挥我国互联网的规模优势和应用优势;第二,构筑新优势和新动能;第三,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第四,着力做优存量,推动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第五,着力做大增量,培育新兴业态。 同时对教育领域的“互联网+”发展做出指导,提出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第一,鼓励社会开发数字教育资源,提供网络化教育服务;第二,鼓励学校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第三,鼓励探索教育公共服务的新方式。 《意见》也提到了推动“互联网+”发展面临的挑战:第一,互联网的意识和能力不足;第二,互联网企业对传统产业理解不够深入;第三,新业态发展面临体制机制障碍;第四,跨界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我们要深刻、准确地理解到,“互联网+”使教育信息化有了新的发展。
我认为,“互联网+教育”是信息技术引发教育变革的起点,之前的信息技术更多的是增强型的技术,它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通过技术共享教育资源以解决教育优质资源不足的问题。直到今天,互联网同教育深度融合,教育由两空间支撑变成三空间支撑,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具有颠覆型特征,正在引发教育人才培养流程、教育组织体系、教育整体形态的变化。 因此我们说“互联网+”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我简单地把它看作是从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到技术推动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对“互联网+”的内涵要有正确的认识,用科学的方法推动“互联网+教育”的发展。 “互联网+教育”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推动教育创新发展的新形态。我们应该从新空间、新要素、新模式、新业态、新制度、新理念这六个新方面,准确理解“互联网+教育”的内涵。 02 “互联网+教育”的创新方向 创新方向一:创建教育网络空间
过去我们所在的空间是物理空间、社会关系空间。当互联网出现之后,特别是经过了疫情期间的停课不停学,我们都深刻地感受到互联网空间也是一套完整的体系平台。 过去互联网空间的发展是较为自由的,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认真研究、统筹规划建设网络空间,因为网络空间是我们教育教学实践的重点。在网络空间,我们要建设绿色安全专网,升级已有校园网络,发展平台服务模式,发展以互联网平台为支撑的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关注网络环境中学习者的学习空间。所以信息化的空间落脚点除教室、学校以外,还要关注互联网的空间。 创新方向二:挖掘教育数据的价值
数据是人类生产生活的新能源,对教育来说格外珍贵。过去的教育更多是揭示教育规律,观察教育实践,基于经验回溯教与学过程,以观察、管理和研究教育实践。在线学习第一次把人类教与学的所有行为都以数据的方式存储,我们第一次可以用大数据范式认识和支持教育实验,所以我们要紧紧抓住数据这一新要素,挖掘其对推动教育改革的意义和解决方案。我们要建设教育中心,推动教育数据共享,促进教育数据应用,健全数据的规范和标准。 创新方向三: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教育实践新模式
在教育实践中,线上线下融合会给教育带来很多新的机遇,所以我们要关注新型学校、教与学新模式、评价新模式、教研新模式、教学组织新模式、教育供给新模式、教育管理新模式、教育治理新模式。这些新模式能在八个方面为我们探索解决教育问题提供新的路径。 创新方向四:规范在线教育新业态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应用,我们产生了很多新业态,如技术服务产业、在线教育产业、平台服务产业、数据服务产业、资源服务产业等,甚至还产生了很多新的职业岗位。互联网出现之后,教育教学逐渐工业化,教师的职能逐渐变为由一组人来完成,所以出现了教学设计师、产品设计师、资源开发者、在线学习服务师等新岗位。教育管理部门需要研究怎么支持并规范这些新业态的发展,逐渐让新业态成为支撑未来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新方向五: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当互联网空间产生之后,原有以学校班级教学为主要形式的管理机制就变得不太适应。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加速推动教育机制变革,如果我们的教育政策创新跟不上,以技术作为支撑的新模式很可能就只会是昙花一现。 所以,我们要直面教育的主要矛盾,解决原有的国民教育体系无法适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优质、灵活、个性化终身学习需求之间的矛盾。所有利于破解矛盾和利于教育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我们都要大胆创新。现在来看,相较于教育技术应用而言,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相对滞后。推动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是推动“互联网+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创新方向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第一,组织观发生变化。过去的学校和社会是两个脱节的系统,互联网出现之后,学校可以与整个社会互联互通,教育第一次有可能利用网络作为中介,整合全社会的力量支持学生的发展,所以要从原来封闭的组织观向开放共享多元共治的组织观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