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总理的“双创”号召,高校领域的创新创业教育荼开展起来。各类的论坛、大赛、评(攀)比、基地、中心、学院纷至沓来如火如。而其中最有声势就是创业学院建设,但大楼好建,系统落地做真正的教育实践难做,面对这种硬件落地软件全无的情况,该如何开展下一步工作?这其中,最麻烦的事情,就是相关的专业人员、师资的缺乏。据不完全统计,双创教育领域的师生比例约为2000:1,在一些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个比例甚至更高。双创教育不同于普通知识传授型课程,它更偏向于经验分享与创意激发,更重要的是围绕商业之道及其相关的核心价值进行一种感染与思路整合。而直接从高校内部经由简单的培训,就充当双创教育师资的现实,可能会使双创教育变成新的“素质教育”,而让“素质”进一步蒙尘。 双创教育的成果,似乎更多是一些简单粗暴的教学生画一张商业策划书,要么本末倒置,过于强调创业之“术”,忽视创业之“道”。学校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靠近双创的发展需要,就必然执行出许多的创业“速成班”,比如把生涯教育课程改个名字,然后加一些创业相关的知识,即是创业教育的升级;或者找一些企业家做相关的演讲、顾问、教练,即说明创业已经与现实接轨;引进海外知名院校商学院线上视频组织学生观看,即是与国际双创接轨。在这种运动之下,许多资源也被牵动:学校大笔钱砸向了创业相关的事情,硬件开始纷纷与国际接轨。更多的余钱,就直接被用于“反向创业”或者低效甚至无效的学生团队投资。比如,学校拿了大笔钱建实体、梳渠道、定框架,然后招学生来运营,此之谓“反向创业”,而这与招实习生何异。 更甚之,学生也被煽动起来以为“风口已至”亟须迎风挺立,一时间,一群精力旺盛的天之娇子们跑去打水、送货、倒卖论文资料、低买高卖小商品……各种“创业项目”充斥着校园跳蚤市场,这里俨然成了农贸市场,同学群,朋友圈也成了重灾区。这些作法的确会有如鲶鱼效应样,激发一批学生的创意与创业行动,但这样做无法真正推动创新。比如前几年全国各地都做“创意产业园”,没多久,这些园都变成了房地产项目。 所以,双创教育需要做一些系统化思考,回答好几个关键问题:
所有在论述中国需要双创教育的表述中,都会说明中国学生如何缺乏创新、中国近代如何缺乏对世界的创新贡献。所以,双创教育的目标基本点,似乎就是要解决中华民族创新素质的问题。而高校双创教育,首要目标就是使大学生们拥有或者拥有更强的创新能力。自然,当大学生群体拥有了更强的创新能力,其创业的成功率就会更高,解决就业问题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再具体化一步,如果双创教育百分百到位了,那么学生将呈现出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学生不囿于成见,而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能够有很好地行动力去实验/践。这样,就会有一些学生能够进行创新性的资源整合,开创新的商业模式,进一步激发、促进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比如,可以从“全球制造大国”向“全球创造大国”推进。 那么,为了使学生提升创新素质,应该做些什么呢?把创新的方法总结出来,然后教给学生是否就可以呢?我们曾经很重视中小学的“素质教育”,于是把素质教育指标化、分值化,最后素质教育沦落成加分教育。如果创新教育也书本化、指标化、分数化,那么“中国特色素质教育”将会增加新内涵。创新是什么?创新是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其核心在于“新”、“异”、“益”。由其内涵可知,创新不可能通过一个课程教会——如果能教,那一定不是创新——而是一个种种子,然后浇水、施肥慢慢等其长出来的过程。王国维的说法很好:先要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然后再坚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接下来就有可能“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双创的基石是创新,有了创新然后加上一些合适的市场条件,创业就是水到渠成的事。目前,国家层面正在提供越来越优裕的市场条件,只是还是太缺拥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目前,凡举大学生创业,往往都与创新二字远离,大多是一味的模仿,不变的套路。 创新一个无法直接教的事情,而是需要提供一个创新环境,让创新慢慢长出来的过程。有人说“发明都是懒人的作为,有些人懒得扇扇子,就发明了风扇;有些人懒得走路,就发明了汽车……”,这其实是超级阿Q精神。懒人只是消费者,而不是创新者。真正的创新者,一定都不是懒人。真正的创新者,一定拥有这样一些背景:体系化的专业知识积累、强烈的社会使感与责任感、必要的创新思维与技巧。有一个段子说,美国人傻傻地花了很多钱发明了既可以在太空书写、也能在水底书写的太空笔,而伟大的社会主义聪明脑袋直接用铅笔就轻松解决这个问题。现实情况是,现在全世界用的太空笔,基本都是曾经的那个傻公司的产品。所以,创新的第一前提就是:专业性。创新的第二个要素,就是必要的创新思维体系,比如TRIZ框架;以及许多的创新技巧,比如“六顶思考帽”、“迪士尼策略”等。前者,其实就是要回归大学教育本质,引导学生认真夯实本专业的学科体系。这才是创新之本。 张维迎教授指出,中国的第一代富豪其中不识字,第二代富豪基本是官商,第三代富豪大多数都是海归。盘点全球的富豪,学历、名校可能是一个高频属性。所以,双创教育的根本是创新,而创新的根基则是大学的专业教育。所以,双创教育的主力军,绝对不是创业课的老师、创业学院一小部分老师,而是所有的专业课老师。其次,创新的思维方法训练,则是需要通过双创教育进行强化的。创新方法作为一种技能技巧,是可以被教、被训练的。专业积累是“米”,创新技法是“炊”。所有来自高校,真正有创新、有技术含量、有国际水准的创新(业),全都是学霸团队的成果。 所以,基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双创教育使命,高校的双创教育反而要在这个浪潮里保持冷静,回归基本点。以此为基础,再大力强化创新技法层次的内容。 再聚焦创新技能层次的教育,这也是一门有体系的学问,也需要有系统化的学习。比如TRIZ方法,它本身是基于将系统分解为子系统、区分有用及有害功能的实践。而且其核心有一个庞大的发明专利数据库。所以,高校的创新教育的一个角度,就是在这些创新策略、方法系统上,进行深化。但目前,创新创业方面的培训学习,更多还是聚焦于商业层面的基本知识,以及商业运营方面与社会接轨的经营。当然,这些内容也是需要的,但它是在创新人才为基础才有需要、才能够持久的。否则,创业真的可能就是学校的一厢情愿。目前,高校领域有太多的低效创业支持项目与经费投入,其低效的本质并非投入方法的问题,而是接受投入的真正具有创新精神、能力的团队太少。比如,作为一个创业者,如果被问“现在给你1个亿,你怎么做”,我相信真正的创新人才与创新项目,才能理直气壮、激情澎湃。 目前高校领域做是比较多的是创业教育,其操作更多采用以资金加辅导的方式对校内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帮扶,专项资金落实到每一个项目。这种扶持有点“后双创教育”的意谓,即学校在创新能力阶段忘了自己的本位,而在后端试图做催肥的工作。就如“反向创业”,俨然就是学校包办的一个变相实习,与创新相去甚远。创业方面,学校不应以大学生创业者的天然保护伞身份出现。高校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造就大量的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而是一则让学生在大学里好好获得大学该有的东西,夯实的专业水准与创新能力;二则早点让大学生知道创业是怎么一回事,创业必备的条件与素质是什么,推动学生在相关实践中体会创业者的艰难,从中升起对创业精神的感情。 双创教育的对象,应该是所有老师,而非就业相关的一部分老师。因为创新土壤的构建,绝对不是一个团队、一些人的事,而是一种文化、氛围、基石,需要意识提升起、持续熏陶、慢慢内化的。“创新实践”与“创业基础”有很大区别。有数据表明不超过1%大学生毕业后立即创业,但100%的大学生都需要创新实践教育。而这100%的大学生,需要100%的大学老师来关注。 需要对参与双创教育的老师,进行系统化的创新思维、创新技术方面的训练与培养。第三、在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指导方面,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把这一部分市场化,由更专业人机构、更专业的人来做。在美国淘金时代,为淘金者服务的牛仔裤真正创业成功了。目前也有一些大学生创业团队在做“大学生创业服务”方面的创业项目。当然,社会上专门做创业服务的机构更是海量。 所以,站在学校的立场应该是这样的格局:大学坚守专业底层,然后把一些具有创业素质与创业条件的学生筛选出来,然后与社会机构联合扶持,并以真正市场化的条件为约束。这样,真正健康的、可持续的高校创业教育才能真正促进高等教育产业化——把高等教育的专业成果,以创业实践的方式转化为产业价值(而非把高等教育本身产业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