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共创是第二届大赛以来,很重要的创新创业的形式,简单的说,是高校老师与学生一起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和产业项目的方式。第四届大赛开始之际,教育部等部委在《关于举办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中,关于第四届大赛师生共创项目有了一些新的表述,如何看待这些新的表述,师生共创是否需要坚持和肯定,将以怎样的形态继续?笔者阐述一二。 1、师生共创不是我们的原创,是国外已经成熟的大学实验室技术转化的范式。无需做过多的研究,只从美国硅谷上个世纪初到本世纪的发展脉络就可以看出,硅谷之所以能成功,离不开大学实验室的技术成果,而大学教授这样的实验室成果的主要贡献者与实验室技术的主要参与者的学生共同发起和完成技术的产品化、市场化过程是一个通行做法,最后形成大部分结果是,大学老师依然从事本职教学科研工作,博士硕士本科生成为初创公司的领导者,老师与学生共享实验室技术创业转化带来的创业红利。因此,师生共创不是一个新鲜东西,而经过上百年的验证,它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2、师生共创暗含着的是科技成果转化的自然转化逻辑。高校科技成果有两种基本的形式,一种是沿着科学研究线条从0到1,走的路径完全是科学研究方向。另一条是校企联合,路径是从企业端或者市场端的需求再到科研。虽然第二条路径被认为是学校科研能力与企业结合乃至科研成果转化的有效形式,但是其确实不能成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最主要形式,原因在于高校的科研的原本目的和目标是冲着科学研究而去,同时科研的评价导向也是以科研成果的技术价值而非市场价值为导向。于是更大量的高校科研成果会脱离市场和产业方向,目前需要的这部分科研成果中能有一部分导入产业和市场。 然而这部分以科学研究为基本方向的科研成果要变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和商品,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最大难题在于人。尤其当代高科技领域的技术成果本身就带有技术+管理的复合性,那么大学实验室的高科技成果要想寻找到真实理解这些科研成果的市场化人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参与到整个科研工作全过程的学生,是承担这项任务的最直接和自然的人选,他们从科学技术型人才向高科技创新型创业者和企业家复合是一条很自然的路径。 3、师生共创是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一个必然路径。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能发挥更大社会价值的综合型人才,那么科研+产业,科研+市场等这些跨界融合,增强科研一线人员的市场意识、产业意识,使得在科研过程中的产品和产业效果提高,或许是科研成果转化最需要的环节,于是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教育方式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尤其后两者综合知识结构、综合逻辑结构、综合能力结构是一个很迫切的方向。因此去挖掘科研一线人员的产业、市场端潜力并培养之,是师生共创在创新创业教育方向的必然结果。 4、师生共创是高校创新创业的供给侧改革。一段时间以来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活动是主力,然而创新创业活动首先需要创新创业机会和方向的识别与选择,而师生共创是创新创业方向和机会的供给侧,这个供给侧发挥好了,高校的创新创业才能有的放矢,才能高效运转,否则很容易进入盲区,甚至失去方向。从三届大赛也能看得出来,只要是师生共创这个路径通畅的学校和省份,参赛项目的来源和方向就会很清晰,效果也会很好。相反,凡是还在以学生群体自主创业为主导,未能与师生共创以及学校科研特点结合的学校,效果都会有影响。因此,高校的创新创业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与实践也有一个供给侧改革的问题,改革的重点是如何更好地与学校的专业特色、科研特长结合,让高校的专业特色与科研特长成为创新创业的有效供给方。 5、师生共创有一个渐进式发展过程,经过三届的培育模拟,有必要从促使变化到促进落地。师生共创作为一种新的形式和方向,这个阶段一定有其不完善的地方,需要一个渐进的发展,因此,从前三届大赛可以看到许多大学科技成果师生共创的创意项目。这些创意项目所起到的作用是通过高度的市场化模拟,培育、促进其按照市场路径落地发展。然而事物总有两面性,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会有纯模拟的创意项目的存在,比赛中高度模拟创业项目的结构,比赛后恢复到原有的科研与创业、老师与学生两张皮的结构中去。于是笔者理解,第四届大赛在通知文件中关于师生共创项目不能参加创意组的规定,正是朝着促进师生共创+科研成果转化这个组合体进一步落地而设计。这样设计的目的无非是,通过大赛这个抓手,促使教师和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和知识体系的变化基础上的科转项目的及时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