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menu
 
 
  自主学习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习 > 自主学习 > 正文 >     

创业教育 以“新”求胜—— 浙江大学创新创业成绩斐然的奥秘 !

时间:19-12-16 16:27 来源:Sooc瘦课网  作者: 点击:


1398B


根据浙江大学校友总会的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底,在上市公司担任创始人、董事长或实际控制人的浙大校友有160名,执掌海内外约170家上市公司。

浙江大学打造以“创业基础”为核心的课程教学,纳入本科培养计划,必修2学分。同时浙大积极探索以专业知识为主题,渗透创业知识的嵌入式课程。

浙大人在创新创业方面成绩斐然的背后有何奥秘?答案很简单:

这离不开浙江大学基于创新的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与20年的实践,正是有了这样的生态体系建设,才有了如今的“厚积薄发”。

1.创新为魂

“你报ITP了吗?”这是每年10月,在浙大校园里听到大二学生最多的一句问候语,他们口中的ITP是该校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的简称。早在20年前,浙江大学就开始了构建面向优秀学生的“未来企业家培育工程”。

ITP本着自愿报名、公开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从当届大学生中招收40人。他们在保证完成原有专业学习的同时,参加历时两年多的强化班学习。据统计,这个班级已经诞生了约200名创业者,部分企业已经或将要在主板、港股、新三板上市。

机械工程学院大四学生刘光,就是其中一员,他在里面结交到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并加入班级同学的创业项目。

在课程的学习中,给刘光印象最深刻的是吴晓波教授的“管理学”课程。

“吴老师告诉我们,创新创业要培养的不是‘小老板’,而是一个个企业家,要踏踏实实做事,潇潇洒洒做人,这也是一直激励我前行的箴言。”刘光说。

“何以新之,开物前民。”浙大校歌寄语学生要成为大众先导。20年来,浙江大学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主线,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打造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全链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通过建设通识课程,打造以“创业基础”为核心的创业教育通识课程,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实现本科教学全覆盖;

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创业设计”“商业创新设计”等创业课程,推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

开展跨学科辅修教育ITP班,建设10余门创业管理类核心课程;

贯通本硕博培养,设立全球创业管理硕士学位及创业管理博士学位。

在浙江大学,课堂内外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创业者。在这两天的春季“百团大战”中,勤创、创业联盟、创业精英俱乐部等创业社团以各种形式吸引着同学们。

“我第二个项目的首席执行官,就是在社团招聘中认识的。”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本科生沈佳丽说,“浙大的创业氛围特别火,在校园里能与创业大咖不期而遇,在一次次分享、讨论中,大家对创新创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18634

 

2.创业为基

在去年举办的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上,浙江大学的“邦巍科技——全球高性能结构材料领跑者”项目晋级全国五强,最终获得季军及最具商业价值奖。

几个月后,在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徐世烺领衔的“重大工程结构安全服役的高韧性纤维混凝土制备与应用关键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该成果成功应用于上海吴淞军港、杭州秋石高架桥、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等不同工程领域的重大项目。

这个项目是典型的师生共创项目。早在十几年前,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徐世烺团队就开始致力于高韧性混凝土的研发。现在,整个研发团队已经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一共82人。

目前,杭州市海外高层次创业园管委会已经将邦巍科技列入鲲鹏特别支持计划项目。

基于创新的创业,是浙江大学创业教育的独特理念。联通大学实验室与市场,填平这两者之间的鸿沟,使技术研发支撑起了浙大创新创业的一片天。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杭州光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兼创始人白云峰和他的团队研发的全新三维成像技术产品,让实验室的样机变成现实产品。

该团队研发的深度相机,能克服现有技术处理速度慢、拍摄距离近、不能在强光下运行等弊端,可在大量场景中得到应用。

白云峰说:“技术是创业的最核心支点,追求创新驱动,才能创业成功。”

20年来,浙江大学推进多课堂融通,坚持科教融合、产学一体、国际化引领,系统构建以多课堂融通为过程,开环开放为支撑,多元互动的协同治理为保障的全链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形成了以“专业+创新能力+创业素质”为特色的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以“国际合作创业教育+海内外联动创业”为特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3.交叉协同

从浙大西溪校区北门向西走几百米,就来到李晨啸自己的创业公司。从浙大广告学专业大三学生到科技公司创业者,李晨啸的身份切换得自然,因为这样的日子他已经过了快一年。

Stepbeats是李晨啸开发的一款APP,它将Step(步伐)和Beats(节奏)结合在一起,能够在用户跑步时调用手机的传感器,实时监测用户的跑步状态和跑步速度,借助人工智能和算法生成音乐,每个用户都可以拥有自己独特的音乐节奏。

李晨啸说:“创业只是一种手段和成长的平台,更重要的是不断输出作品,保持活力和创新。”

在浙大,支持学生们将创新创业理念转化为实践的平台很多。学校建有20余个实践教育平台,拥有国、省、校、院四级创新训练计划,学科竞赛66项,创业大赛19项,学生创业组织29个。

机械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项淑芳说:“通过组织实地参观、开展创业分享、优化实践生态,学生们能够在浓厚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中激发创新思维,开阔眼界,接受训练。”

2015年,学校开辟出首个校内孵化器“紫金创业元空间”,从这里成长起来的创业项目,有的估值已经过亿。目前浙江大学有近7万平方米的创业实践场地向学生开放。

浙江大学还以创新创业学院为枢纽,建立多部门协同的管理体系,考核院系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推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健全教学和科研业绩评价和成果转化机制,激励师生协同创业。


------分隔线----------------------------